吸烟有害健康。本站含有烟草内容,18岁以下人士请勿光顾。

国家局网站
  • 2023/06/12遵烟生日快乐

    《遵烟故事——光阴的旋律》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唤醒我们,当第一声鸟鸣开始问好,日历上甜甜的笑脸已绘出了今日的特殊。那是我们每位遵烟人的骄傲,是我们遵烟人共同拥有的节日——27年厂庆。

      细心的朋友,在餐厅“长征——我们的昨天与今天”的壁画前,你一定驻足过吧,对比的强烈,前后的差距令你感叹和自豪了吗?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人海战术式的作业场地,破旧落后的机修设备,烟尘飞扬的工作车间……那就是27年前的我们。27年的风雨,27年的坎坷,我们从一无所有、一无所知到今日的年利税十多个亿;到全国烟草系统三十六家重点企业之一。这所有的心血,所有的奋斗,所有的挫折,唯每一位付出汗水的遵烟人自知。

      崭新的厂区,现代化的生产线,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人才济济的职工队伍……无不浸润着这27年来每一代遵烟人的忠诚。是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不懈努力,走过了风霜雪雨,走出了悬崖峭壁,那一双双紧握的手,描绘出了遵烟今日的绿荫。

      27年,是生命长河中辉煌的开始。乘着大整合的春风,我们又如初航的小船,即将迈上集团的航母。那里有更广阔的海洋,有更精彩的挑战,我们将用遵烟人的执着,自信,迎来新岁月里更美丽的太阳。

      原本,我们是矜持和含蓄的,但今日,当蜡烛点燃,当气球飘起,当灯笼高挂,我们的喜悦也变得如此张扬和热情。夏天,本就有激情的生命色彩,有多情的芬芳花香,有深情的绿林环绕……就让我们沉醉在这份喜悦里,欢欣雀跃,用我们的方式祝福遵烟,生日快乐!    (李昭红)

  • 2023/05/12成长的旅程

    《遵烟故事——光阴的旋律》

    在人生的每一个旅程,有些事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而有些事因曾经感动过而让人铭记不忘。2006年10月,通过公开招聘我有幸成为遵义卷烟厂的一名职工。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两年,对很多老师傅而言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而对我却是经历了不平凡的变化的两年。

    膨丝线CP4是我的第一岗位。这个岗位的环境是最恶劣的。由于膨胀丝贮存条件,这里温度在28℃以上,湿度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同时由于是膨胀丝出料段,空间烟末粉尘密度非常大,地面现场要随时整理。岗位上3个师傅的热忱减少了我对环境的沮丧,“既然师傅们可以不畏环境,我也可以”。我跟着赵哥巡查设备,看链条是否松脱、皮带是否有堵料,跟着贺姐学习烟丝盘点和发放,跟着刘姐学习设备、清洁车的保养。

    随后,我迎来了工作中的第一个周保养,我把它称为岗位大扫除。我的责任是清理除尘室。组长赵哥说要清理干净,一会设备管理员来检查。我不禁想起学校时的大扫除,心里担心一会清理不干净肯定会被考核。心有点慌,毕竟扫把拿得少,手脚也不利索。想着刚参加工作,总不能头天就吃罚单。我深信“细节决定成败”,于是,我用毛刷、抹布反复清洗电机周围,只见黑黢黢的地方在我的努力下变亮了,墙角边缘的“黑锅巴”被我用铲刀扫荡。10平米左右的除尘室被我拖了三次。看着白得发亮的地板,我开心的笑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哇,这么亮的地板!”,赵哥过来看着清洁的地板大吃一惊。“检查的人都已经走了”,“哦,我再把这里擦一下”。

    那次周保养傻乎乎的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工作中他们什么都肯教我,毫无保留,用他们的话说我是个肯学踏实的徒弟,而我也很感谢他们。其实那天我是很想偷懒的,就在我满是“敷衍”念头的那会,只见烟末满天飞舞,我看见赵哥戴着装备:帽子、口罩,拿着压空管吹扫设备。烟末厚厚的堆积着,刘姐、贺姐戴着口罩娴熟的挥舞着扫把。心灵深处被感动了,有个声音在说“愣着干嘛,赶快做事”。

    CP4我有个外号——“灰姑娘”,因为我在那里推车、清理过烟梗、烟末。在CP4,有一辆大家都细心呵护的“宝马”车,其实那只是一台普通的清洁车而已。

    快乐可以传染,激情能够辐射。在这样一个充满和谐氛围的企业里工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企业和同事都将与我们朝夕相处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点滴的积累最终沉淀在心灵深处的是种种珍贵的回忆。  (肖玲玲)  


  • 2023/04/14好大一棵树

    《遵烟故事——光阴的旋律》

    在我的眼里,遵义卷烟厂俨然是一棵树,一棵与我们一起成长的生命之树。入目生根,落地为实,25年来,我们心心相印,携手相牵,共同走过生命历程中最辉煌的季节。

    还记得第一次与你相识,是25年前我们刚进厂的那个阳光灿烂的夏季。从此,我们有了生命里的第一次约会,我们便在各自成长的土壤里注入希望与热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5年中,你从我的视线里由一株弱不禁风的幼苗生长成一棵树枝繁茂的参天大树,而我也在你每一次不经意的随风轻摇中感受着片片荫凉与惬意。你25年不同寻常的生命年轮,真实刻录在我青春闪亮的光盘;我的每次生命感动,都会与你随风摇曳,翩翩起舞。

    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你的根须深深扎进黔北这块肥沃的大地,吸吮祖国母亲甘甜的乳汁,接受着岁月给你绿色生命的每一次灌溉。在这支青春之歌的旋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你的郁郁葱葱,你的伟岸苍劲。

    好大一棵树,走过春夏秋冬,我们共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走过多雨的季节,更懂得阳光明媚的来之不易;走过昨天今天,难忘记我前行脚步里抖落出一串串坚实的足音,才发现我的未来与你紧密相连。好大一棵树,理想在爱的阳光下绽出新芽,憧憬在爱的雨露里静静开花。爱是心灵与心灵温暖如火的相互辉映,是勤奋者的思索,是勇敢者的跋涉,爱是心灵与心灵清澈如水的相互交流,是美好的期望,是真情的付出,是永无止境的创造。

    我自豪,我是遵烟人,我的青春鲜活在你每一片绿荫里;我幸福、我是遵烟人,我的身上洋溢着你默默奉献的风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5年奋进与开拓,遵义卷烟厂蒸蒸日上的轰鸣响彻祖国的每一个角落;25年睿智与腾飞,遵义卷烟厂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推向市场经济的最前沿……

    如今,25年过去了,我青春依旧,你生机盎然。每当我坐在你树荫下,看着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流过的产品,心中总会涌动起一种激情,耳旁总会响起“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的歌词来。每当我从心里感受这段生命历程时,都会有这样的感慨,今生有幸,与你共渡生命之旅!()

  • 2023/03/09驾驶员中的半边天

    《遵烟故事——光阴的旋律》

    厂里的驾驶员不少,可基本都是男驾驶员,唯一一个“半边天”,就是原公务车女驾驶员郑群玉。

    提到郑群玉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提到厂里那唯一的女公务车驾驶员,全厂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凡坐过她车的人,没一个不称赞她。

    郑群玉开公务车接送职工上下班,很少有晚点的情况,而且随时车上都是干干净净,让每一个上车的人都觉得清爽、舒适。每趟车下来,哪怕再迟再晚,她都要把座垫理整齐,窗帘卷上打成漂亮的结。现在接了云马新客车,她更是爱护备至。公务车每天所经过的地方虽然都是尘土飞扬,但她那辆云马大客车,很少见到有“蓬头垢面”的时候。车上座垫更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板拖得更是油光锃亮。以至让每个上车的人,舍不得多踩一脚。人们都说,要是人人都像她这样爱护车子,恐怕车辆厂生意都会差好多。

    郑群玉的车爱护得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人认为这与女同志特有的爱干净分不开。而她的开车技术也同样将“半边天”撑得高高的。有一次,我们都坐在下班的公务车上,在我们的前方堵了一串车,打头的就是郑群玉的车。坐在后面的我们都在担心地议论着,是不是她的车出事了?开我们车的驾驶员听后马上接着说:“不会的,她机灵得很!”过了一会路又恢复以往的畅通,大家在路过出事地点时发现,果然不是她。从他们同行冲口而出的一句话中,就能明白男同行们对她的称道。

    郑群玉接送职工上下班很少晚点,自己下班却常常晚点。有时其他线路没有车,人们坐在她的车上,到了她送的终点站后,见别人还没到站,她就会开车送一段。别人感谢她,她说:“你们上了一天班够累了,我晚回家一会,你们就早到家几分钟,大家都是为厂里做事的,不用客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郑群玉的车子换了几辆,可她爱护车辆,热爱工作的精神却从来没有变。在她的车上,要说有变化的话,大概就是那年挂在驾驶座旁的“安全生产——先进车辆”的小红旗。    


  • 2023/02/07功夫不负有心人 勤学苦练创佳绩——记原莫林九五机挡车工丁亚松

    《遵烟故事——光阴的旋律》

    建厂14年,在全厂3000多名职工中,通过参加技术比赛而一举成名的人并不多,而在省级以上技术比赛中创佳绩、为厂争得巨大荣誉的人更是屈指可数。外机二车间MK9—5机挡车工丁亚松却就是这样一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勤学苦练十余载,练就一身过硬的操作本领,通过技术比赛一举成为厂级、省级、片区级技术比赛的优胜者。

    初识丁亚松是在1987年底。当时我到遵义县南白卷烟厂学习挡车技术,正好与丁亚松

    分在同一个机台。相识之初,他给人的印象是精明能干,待人友好,对学技术精益求精,工作上勤勤恳恳。为此,师傅们常常例外地在技术上给他“开小灶”。

    十多年过去了,这位昔日的机台同事仍然不知疲倦,不改初衷,坚持战斗在又苦又累的生产一线,为厂的发展甘做铺路石,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丁亚松自1981年进厂以来,先后在车间干过挡车工、机修工、大班长。不管什么工作,他总是肯学肯干,一步一个脚印,总结了不少工作经验。不满足现状的他,抱着增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决心,毅然放弃了在车间较丰厚的收入,坚定地选择了省机械干部管理学院,刻苦攻读卷烟机械设备管理专业。

    学成归来,他没有为找清闲工作拉关系、走后门,而是满怀信心地操作MK9—5机。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闷头苦干、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复杂系数高、难以驾驭的MK9—5机操作技术,当上了挡车工。对丁亚松上9-5机一年多的工作情况,班长郭建宏颇有“微词”:丁亚松这个同志脾气很倔,工作上尤其不服输,机子坏了,宁可不吃饭也要把机子修好。客观原因造成的欠产,他也总是想尽办法赶上去。记得有一次上中班,晚上八点吸风室总承处理故障,这故障工作量大,修起来不太方便,他可以以此为由吧问题留给下一班处理,但他毫不犹豫地挽起了袖子把总承撤了下来,并和助手一起忙到深夜3点。

    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工作作风使丁亚松在技术上日趋成熟,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据车间统计资料表明,他所在的机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产量多次在同类型机中名列榜首。嘴棒、盘纸消耗均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水平。接踵而来的技术比赛,使丁亚松更“露”了锋芒。比赛中,他从强手如林的挡车高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省公司技术比赛的金牌,西南、西北片区赛的银牌。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在遵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将培养出更多丁亚松似的人物,企业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些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业者身上。    (陈航)


  • 2023/01/16党员——记原外二乙班MK8挡车工郭杰同志

    《遵烟故事——光阴的旋律》

    他的名字叫郭杰,但车间里很少有人叫他的名字,机台上的同伴们有事找他,都亲切地叫:“党员”。

    我认识“党员”是1991年,他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外二工作,当时嘴棒分场三个车间为一个党支部,我在分场支部工作。那天,他转组织关系来时,正好是我接收的。

    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普通的。中等偏瘦的身材,眼睛虽小但炯炯有神,语言不多,脸上却时常挂着微笑。记得当时我对他说:“欢迎你到嘴棒分场来工作,希望你把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他微笑着点头。之后我被调到其它部门工作,与他的联系也就不多了。只是见面时,相互打一下招呼。

    1995年4月,组织调我到外二工作,与他的接触就多了起来,对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的他,早已是车间技术上出类拔萃的挡车工,但依旧是语言不多,脸上依然常常微笑。通过我观察和了解,发现他每天上下班都来去匆匆,那雷厉风行的作风常让人想起他曾经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士兵。“党员”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踏踏实实,技术上刻苦钻研,勤于思考,每天只要一进车间,就默默无闻地忙碌在机台旁,即使机子开得很好,也不轻易离开。“党员”还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品德就是艰苦朴素。他在生活上从不与他人攀比,不乱花一分钱,每月的工资都如数交给母亲,这在当今的年轻人中已是极少见的。工作之余他还是一名出色的足球后卫。

    几年来,由于“党员”工作出色,机台人员的密切配合,他所在机台的产、质、耗、设备有效作业率都名列车间同类机型前茅。在1996年车间工会组织的“提质降耗创样板机台劳动竞赛”活动中他月月获奖。当年这个机台共生产卷烟4467箱,超计划1299.6箱,一年干了17个月的活,提前5个月跨入1997年。

    这一串串可喜的数字,凝聚了“党员”多少辛劳的汗水啊!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用自己的行动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向党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万进)

  • 2022/12/13有这样一些女工——记原一车间润叶班

    《遵烟故事——光阴的旋律》

    当你来到制丝车间润叶班,迎接你的是烟叶和蒸汽混合的热浪。热浪中夹杂着灰尘让人头昏目眩,分不清东南西北。

    一群女人,她们就在这里工作,不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盛夏。也许你看不出她们是女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服,脸上蒙着大口罩,手上戴着布手套,浑身上下满是灰尘。她们总是重复着那一套机械而简单的动作。将一包近60公斤重、刚蒸好的烟包拉上工作台,左手迅速抓起温度高达80度的烟把,右手挥着大剪刀“咔嚓”一下,将烟把解散,整齐地铺放到输送带上。动作干净利落、富有节奏感。可天天如此重复上百次,上千次,有谁会体会到节奏感?再美妙的音乐听多次也会腻,更何况是体力劳动。

    这天中班刚过12点,班长便通知要加班。可能是近段时间精烟销售势头很好吧,分场已许久没加过班了。大家干着干着只觉得腰酸背痛,上眼皮似乎注了铅,一个劲地往下掉。为振作精神,有人提议唱首歌。于是《我想有个家》便在这群女人中轻唱起来。她们唱着,回味着自己充满甜蜜温馨的家。

    这些女人的双手,有的曾被剪刀磨破,有的曾被烟把灼伤,几乎失去了特有的细嫩和弹性。可她们仍旧继续工作,担负着切尖解把的艰巨任务。吃饭时,我和大家谈了起来。“你们整天干这工作不觉烦吗?”“谁不想干干净净轻松的工作呢?可脏活、累活也得有人干啊!”“每月工资多少?”“不要说钱,一说就是气。跟别的分场比起来差一大截哩!只怪我们设备落后,拼死拼活也赶不上别人。”“听班长说你还在发烧,怎么不请假休息?”“只有这几个人,这几天有时加班,不好意思说!”……没等最后一口饭咽下去,她们又操起剪刀做起了活。

    记得汪国真写过这样一句诗:“一个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这些女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她们有一种潜在的如同植物的根一般极易被人忽视的品质——默默奉献。她们没说过一句豪言壮语,却有着美好的心灵;没干过惊天动地地大事,却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断完善自我。从她们辛勤的劳动和朴实的语言中,你不难看出这群女人中充满了乐观、积极和渴望改革的意识。

    这些女人——精烟分场制丝车间润叶班的同志们,默默地用行动诠释了她们的崇高!    (罗英)


X